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21-08-26 20:55:41

96 劉邦一生重大決策的60%以上緣自西漢功臣的大略分析(2)

==

君臣共治。

就史論史,西漢的體制已經不能說是君主專制而是君臣共治。在政治技術層面,與秦制相比,避免了過分集權的缺陷;與聯盟制相比,避免了過於分散的缺陷。對於統與分的體制難題,是早期的一次成功探索。當然,沒有統一的理論指導,也不是劉邦個人創造,而是你一言我一語、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自然形成,是合力,相對於合成謬誤,可謂合成正確。換一句話,就是西漢功臣集體智慧的結晶。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西漢綜述部分撰稿人、北京師範大學的陳其泰教授可能注意到過這個問題的,認為“漢初政治與秦又有根本性的不同”(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第四捲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頁。)。曾經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李開元教授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認為劉邦稱帝與秦始皇稱帝“有根本上的差異”(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三聯書店,2000年,第135頁。)。兩位都用了“根本”一詞,應該不是偶然。

西漢體制的特徵是君臣共治而不是君主專制,是分層自治而不是中央集權,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直到隋唐乃至兩宋,在古代歷史上起主要作用的是西漢布衣君相的這一套而不是秦始皇嬴政的那一套,中華古文明輝煌的制度基礎在漢而不在秦。所以,咱們這個人種被稱為漢人而不是秦人、語言被稱為漢語而不是秦語、民族被稱為漢族而不是秦族。這不是哪一代人、更不是哪一個人的選擇,而是兩千年來各階層民眾的共同選擇、亦即歷史的選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