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不是變事明確舉報韓信謀反,那就只能是劉邦根據變事內容認為韓信謀反。但隨後的興師動眾又並未坐實韓信謀反,只好按下不提,變事因而成為一樁無頭公案。法律規定,舉報失實應該反坐;舉報證實應該重賞。這一舉報者先應該重賞後應該反坐,結果卻是黑不提白不提,輕鬆凌駕於王法之上了。誰有這般權力?

——切勿因此就認為是劉邦故意作假、蓄意陷害。如同努力模仿貴族一樣,劉邦有的時候也故意學壞,但還是有底線的,不至於此。這件事情,更可能緣於看法不同。同樣事情,韓信認為是正常行使諸侯國王的權力;舉報者認為有問題、應該報告;劉邦則認為是謀反、甚至是造反。

韓信可以肯定不是“反”,甚至也不是“謀反”或“欲反”。打遍天下無敵手、手握數十萬大軍、由三晉而燕趙而齊魯而吳楚、坐斷大半天下的漢軍前方統帥,哪裡能是這般造反?!這兩件事情都是公開的,不是秘密行動。帶軍隊巡行郡縣也好、收留鍾離眛也好,他都認為是諸侯王權力範圍內的事情,無需揹著劉邦,也無需報告劉邦。若在戰爭年代,更是尋常事。而在戰後,漢初各諸侯國的丞相都是諸侯王自己任命,收留一個鐘離眛他可能根本沒有當回事。且項羽垓下大敗後的楚軍將士,大多應該是成為了韓信所部的俘虜,其中將領應該不止鍾離眛一人,數量應該很大。所以,劉邦能知道韓信收留了鍾離眛。這樣一來,所謂問題,充其量是沒有及時執行劉邦命令把人抓起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