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理由,他自己可能也沒有想好。論治國理政,不如蕭何;論謀略,不如張良;論打仗,不如韓信;論學問、論德行,不如的就多了。這些他很早就想過、不止一次。搜腸刮肚之餘,終於無師自通地找了一個在普天之下獨佔鰲頭、無可比擬的理由——能用人。所以,後來在洛陽南宮慶功大會上得意洋洋地宣示與眾。那其實就是泡腳時的思想成果。

劉邦,是古代史上唯一以能用人為根據的皇帝。至於天命這個絕妙的理由,還沒有想到、也還沒有人提醒,得等到傷病不治、臨終之時才能想到;天命在身的種種徵兆,更是後人牽強附會。這個時候在他身邊的人,從張良、陳平到陸賈、婁敬,觀點、立場自然不盡相同,但都是正人君子、不言怪力亂神。至於弔民伐罪、為民造福、主張公道一類,公允而言,還是有的。他自小學的是早期儒家道理、長大想當俠客、後來當過亭長,明白其中道理,什麼事情也不辦,憑什麼取之於民、讓民眾養活你?!但不會大公無私、捨己為民。個人利益和民眾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絕對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說到底,他是為自己當皇帝。要說拼死拼活、拼上這條性命廝殺大半生就是為了天下民眾,那一定是哄鬼。別人信不信他不敢說,他自己是肯定不相信。

概括雙方分歧,還是對於皇帝的認識距離太大。韓信他們、西漢功臣雖然真心擁戴劉邦登基稱帝,並沒有準備讓劉邦成為嬴政那樣乾綱獨斷、一言九鼎的皇帝。劉邦雖然是在他們擁戴下成為皇帝的,並沒有準備當一個他們滿意的、周天子或春秋五霸那樣盟主式的皇帝。換而言之,他們並沒有真的將劉邦當(dàng)皇帝,而劉邦卻是要真的當(dāng)皇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