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西漢的土地和勞動者可能都是雙重所有的。

土地是皇帝的,又是大小封君的;勞動者是國家的,又是大小封君的。(參見拙文:《雙重所有的土地制度和中國特色的君主政治》,《光明網·光明觀察·學術與新知》,2008-11-17。)

領民和皇帝是君臣關係,和自己的封君也是君臣關係,且由於同在一個“大家”之中而更緊密、更實際、更重要。後來出現的“主公”這個稱謂,就反映了這種關係:大家共有一個皇帝,又各有各的主公;皇帝是大家的,主公是自家的;皇帝和主公發生矛盾的時候,大都是站在主公一邊;膽敢站在皇帝一邊的,甚至會被主公處死。

三國兩晉南北朝那樣的亂世,在制度和理念層面,就是因此。

——以編戶齊民為基本特徵的社會基本單元、以郡縣制為基本特徵的行政化社會結構都尚未建立起來。

秦皇朝的編戶齊民制度和郡縣制度,只是極為短暫的嘗試,後來有些評價太高了,高得離譜、脫離了基本事實。

真正將編戶齊民制度建立起來的是八百年之後的隋朝。高熲以開國宰相之尊親自負責“大索貌閱”(《隋書·食貨》),就是幹這個事。沒有“大索貌閱”,哪裡能有編戶齊民制度?編戶齊民制度落實了,郡縣制才能落實。可靠的根據是:朝廷掌握的戶口突然增長;朝廷收繳的糧食突然多的沒地方放了,剛剛建立的隋朝不得不宣佈免稅一年。他們不是神仙,並沒有解放了生產力,不可能是糧食單產突然提高,而是朝廷集中糧食的能力突然提高了,原來屬於數十萬大大小小世家的依附民和餘糧,隨著編戶齊民制度和郡縣制度建立突然一律收歸朝廷所有了。誰家也沒有餘糧了,唯獨朝廷有餘糧。更可靠的根據是——考古發現的遠超之前歷代皇朝的大量巨型糧倉。原來為何沒有這樣大量的巨型糧倉,隋朝為何就有了?這極有可能是隋朝完成郡縣制的可靠佐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