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金山衛城呈正方形,周長6公里,為海防要塞。當時有重兵駐紮,作為保衛南京的屏障,金山衛因而發展為附近地區規模最大的城鎮,城堡初為土城,明永樂十四至十六年(1416年~1418年),因迭遭倭寇侵擾,用磚加高5尺,共高3丈3尺。

明朝,金山衛屬於保衛明朝首都南京的海防前線的軍事機關,有點像北京軍區衛戍區下的守備師。金山衛北是太倉衛,西是海寧衛,軍事管轄分界線也很清楚。

明代軍制,帝國常備軍分衛、所兩級,大體以5600人為一衛,衛的長官是指揮使。

衛,分前、後、左、右、中等五個千戶所,每千戶所1120人,長官稱千戶。

千戶所,下設10個百戶所,長官稱百戶。百戶所,分為兩個總旗,每總旗5個小旗,共10個小旗,每小旗有軍士10人,總旗、小旗,相當於現代軍隊的排、班。根據地形險要,小據點設所,關聯若干據點的設衛。集合一個軍事地區的若干衛、所,設定都指揮司,作為軍區的最高軍事統帥機構,長官是都指揮使。明朝全國共有17個都指揮司,329個衛。金山衛比其他衛大,地位高,兵13357人。轄境東起寶山、川沙,西達乍浦,綿亙300餘里,配置重兵,“兵防整嚴,屹然為東南一雄障”。

金山衛設總督1員、參將1員,正三品衛指揮使3員、從三品指揮同知5員、正四品指揮僉事10員、從五品鎮撫3員、正七品經歷1員、正八品知事1員,以上各員駐衛城。總督、參將由朝廷任命,衛指揮使、同知、僉事及鎮撫可世襲,並掌管衛政。其中1人總管衛政,稱軍政掌印,凡撥軍、補軍、替軍、選軍、募軍由其管轄;1人主管練兵;1人主管屯田,稱軍政僉事;1人管京操、巡捕、出哨、軍器和漕運諸雜務,稱現任管事。金山衛左所、右所、前所、後所駐金山衛,每個所兵力1600餘人,總兵力約7000人;中所1600人守禦松江,中前所駐青村鎮,3000餘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