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8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說話間,又見有人從滿城裡挑出了不少蔬菜,到杭州城內去販賣。青青實在是好奇,就詢問滿城裡面怎麼就有這麼多蔬菜產出麼。

教書先生也覺得很是不解。哪怕是兩年過去,見的多了,也是很不解。只能解釋道:“大概山東人就喜歡種菜吧。”

這個說法雖然充滿了地域偏見,卻意外的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同。不過這些人若是知道這傳統其實是來自於另一個時空,大概會更加驚訝吧。

霍崇見過的戰無不勝的軍隊只有解放軍,自然是要儘可能的學習。

對於那種偉大軍隊而言,種菜的傳統由來已久。那年,敵人發動大規模掃蕩,並調集軍隊包圍陝甘寧邊區,實行嚴密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地廣人稀,土地貧瘠,僅有140萬群眾,幾萬幹部、戰士和學生的吃穿用,如何擔負得起?正如***說的那樣“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我們的困難真是大極了”。面對日益困難的經濟形勢,***在延安發動了大生產運動:他率先垂範,在楊家嶺的辦公樓下親手開闢了一片荒地,種上辣椒、西紅柿等蔬菜;朱德揹著籮筐到處拾糞積肥;***迅速成了紡線能手。

領導人已經“包產到戶”了,軍隊自然沒有閒著。1940年,朱德總司令根據**中央關於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指示精神親赴南泥灣踏勘調查,決定在此屯墾自給。1941年春,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長兼政委王震的率領下,奉命開進南泥灣,披荊斬棘,開荒種地,風餐露宿,戰勝重重困難,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1942年,生產自給率達到61.55%;1943年,生產自給率達到100%,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開荒種地26.1萬畝,收穫糧食3.7萬石,養豬5624頭,上繳公糧1萬石,達到了“耕一餘一”。廣大官兵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將荒無人煙的南泥灣彎成了“平川稻穀香,肥鴨遍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