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91章張儀的巧言巧語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合縱家與連橫家都是遊說之士。合縱家批評連橫家,或者連橫家批評合縱家就像矛攻擊盾。張儀說,合縱家只會空口說大話,唱高調,做不了實事。合縱家的真正目的是為國君謀求霸主之位。秦國能夠發展強大,因為杜絕了空口說白話的空想家,商鞅變法就禁止言論。

為了摧毀魏哀王的最後一道防線,將其徹底征服,《史記》記載,張儀說,“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他的意思是,羽毛雖輕,聚集多了,可以使船沉沒;貨物雖輕,裝載多了,車軸也會被壓斷;眾口悠悠,譭譽揹負過多,金石之人也會被銷熔;如果遭遇的誹謗過甚,即使是骨肉之親也會被毀滅。張儀的弦外之音是,合縱一點都不好,不值得為它賭上魏國的明天。

在張儀的巧言妙語下,魏哀王最終同意了他的對策。於是張儀請求西歸秦國,此次西歸,張儀帶回的好訊息便是魏國背棄合縱,命張儀為使,願意與秦國交好。

作為無力自保的弱國,面對大國爭強,魏國如同狂風裡的小草,隨風搖擺。三年後,局勢大變,魏國背叛秦國再次參與合縱。秦國大怒之下出兵奪取曲沃,曲沃被佔後,魏國第二年再次侍奉秦國。

衰落的魏國,在諸侯征戰中,已經變得隨風搖擺,無力自保了。

在事實上,張儀能言善辯,但實際能力卻不行,無法比之商鞅。他剛到秦國,公孫衍便前往魏國遊說合縱。沒有魏國的參與就沒有連橫大業。如果張儀能夠說服魏國依附秦國,參與強秦的連橫之計,這能證明他有用。可是,張儀在魏國待了四年多遊說毫無結果。如果沒有秦國大軍壓境,魏國必然不肯依附秦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