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6章恢復文、襄霸業的歷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悼公甫一即位,便致力於從選賢任能、發展經濟、減免賦稅等各個方面整理內政,短短几個月內就將晉國混亂局面打理得有條不紊,顯示了卓爾不群的治政天賦和御人手腕。

但對於雄才大略的晉悼公來說,自然不會滿足於國內“舉不失職,官不易方,爵不逾德,民無謗言”的清明局面。在國力增強之後,悼公便開始與股肱重臣謀劃向外擴張之事。

而晉國當時的政治環境十分險惡,一方面老牌霸主們虎視眈眈,圖謀再起;另一方面晉國周圍的小國也各有依附,不肯完全效命於晉。

首先是楚國,自晉文公即位之後,兩國間的爭霸幾乎從未消停過。城濮之戰,晉國以少勝多,搶佔了霸權地位。邲之戰,楚莊王一戰而成名,國勢漸盛,而晉國則漸漸中衰。但楚莊王不久薨逝,即位的楚王無力繼續霸業。至於晉國,景公時期以及厲公前期,君臣之間雖有矛盾,但大體和諧,因此漸漸恢復了在與楚爭霸中的優勢。鄢陵之戰後,楚國愈加衰落,但多年積攢下的威勢仍使其在諸侯中享有極高的聲望。

其次是齊國,齊自桓公九合諸侯之後便一直懷有稱霸中原的野心。晉楚邲之戰後,齊國趁晉國實力受挫之際,與楚國聯合,逐漸蠶食晉國土地。而晉國處於齊、楚兩國的夾擊中,處境十分危險。齊晉鞌之戰中,晉國主帥郤克挫敗了齊頃公的陰謀,此後齊國在晉國東部邊境的行動才稍有收斂。但從悼公與諸侯會盟長樗時魯國孟獻子的表現看,當時齊靈公在中原地區逼迫小國、謀求霸權的行動已經十分明顯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