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六章 初見晏陽初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宋哲武笑著問:“主席要請的這個人是誰呀?”商震表情莊重地說:“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幹事,晏興復,晏陽初先生。”又笑著說:“本來應該單獨給你接風的,不過你今天既然趕上了,我們就兩頓合為一頓,節約些費用,文戈不會見怪吧。”

“果然是他。”在宋哲武前世的記憶裡,晏陽初非常有名。

晏陽初是四川巴中人,早年進入教會學校,後轉入美國耶魯大學。1918年初夏,晏陽初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兩天後,即束裝赴法國戰場參加基督教青年會主持的為華工服務的工作。與華工朝夕相處中,他發現勞工們不但勤勞樸實,而且有著非凡的熱忱與智慧。只是他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才陷入貧困與無知,淪為被欺凌被奴役的物件。華工營就是中國社會的縮影。沒有高素質的國民,哪來的強大的祖國!至此,晏陽初開始立志進行國民教育。

1920年夏,晏陽初回到祖國,立即策劃平民識字運動,號召“除文盲、做新民”,並於1923年成立了著名的中華平民教育促進總會(下稱“平教會”),任總幹事。他選擇了長沙、煙臺、嘉興、武漢等地,進行平民識字教育實驗。每到一地先組織學生遊行,宣傳平民識字的意義與辦法。徵集在職的中小學教師作義務教員,按社群分段招收學生,利用商行、機關、寺廟空房組成平民識字班,按期開學。識字班每期4個月,教授《平民千字課》四冊,學習曰常用字1千餘字。並教授簡筆字,課文全部採用白話文。實驗工作取得經驗後,繼續在本地與外埠推廣。經過幾年的努力,各地都有數以幾萬乃至幾十萬計的平民透過學習,取得了識字結業證。以長沙為例,識字合格的平民達20萬之多,年齡從十幾歲的失學孩童至六、七十歲的老人,分屬於58種不同職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