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10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西漢儲備黃金數目不詳,後世推測在五六十萬斤,實際應該大於這個數目。到東漢,這些鉅額黃金卻驟然消失不見。

因此,黃金失落之謎,歷來是後世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之一。

為何消失?

大致分為四種說法,一是佛教費金論,顧炎武、趙翼、陳直都持這個說法,但黃金在東漢初就大規模消失,那時佛教方興未艾,這個鍋扣不到佛祖頭上;

一是外貿輸出論,彭信威和傅築夫持這個說法,但兩漢對外貿易是輸出商品,換回金銀,此論也是站不住腳;

一是陪葬窖藏論,唐任伍持此說法,但較為重要的漢墓後來幾乎全部被盜,為何盜出的黃金沒有重新進入流通領域呢?不過,當時還有大量普通的商人官吏也藏有黃金,埋入地下,隨戰亂失蹤倒是可能。

還有一個,是後來很多人堅信的,西漢黃金是黃銅論。這個最具有迷惑性,其實也是有疑問的。

《漢書?食貨志》有言:“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話說得再清楚不過了,黃金就是今天所說的黃金,白金就是今天所說的白銀,赤金就是今天所說的銅。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也可以佐證,該書卷十四上金部有“金,五色金也”、“銀,白金也”、“銅,赤金也”等詞條解釋。

所以,西漢的金,應該是黃金。

整體而言,春秋時的金是指銅,戰國到東漢時的金是指黃金,隋唐之後,如果賞賜的金後面加有計量單位,那就是黃金,如果不加,應該就是銅錢。到了明清,金單指白銀,加“兩”就是指黃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