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九回:朝鮮平反乙丑獄,世子漸變涉黨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朝鮮平反乙丑獄,世子漸變涉黨爭

金德齡後在長期的嚴刑拷問中死去,郭再佑也宣告退隱,兵曹判書李德馨羞憤辭職,被轉任訓練都監。各地義軍因此頹廢不振,加深了對朝鮮王的失望。柳祖訒及李爾瞻就伊鬥壽燒燬供詞,向朝鮮王求情一事向世子光海君傾訴。

李爾瞻說道:“細想起來應該不是伊鬥壽個人便能主導,主上是隻要認為對自己不利便會讓其去職的人。不過若仍在當下還有可用之處便不會丟棄,讓準備離開朝廷的兵判李德馨轉任訓練都監留在身邊便是例證。”

光海君詢問李爾瞻才初入朝廷,為何便已對朝鮮王如此瞭解?李爾瞻答泡桐照便知秋,此話深得光海君之心。光海君也認為此事本與柳成龍及李德馨無關,繼而寬慰柳祖訒。

柳祖訒奉勸引進北人黨人才,李爾瞻也說道:“自東人分為南北之後,前領相李山海因在壬辰倭亂中引咎辭職,北人大半被驅逐。加之此前乙丑獄事,北人受冤者無數。而以柳成龍為首的南人已漸漸與邸下離心,更與主上矛盾重重。將南人趕出朝堂,引進北人才能保護邸下。為此因設法為北人中受冤家門平反冤情,恢復名譽。同時儘可能引入北人中的青年才俊。”光海君對此表示贊同,後就細節與李爾瞻開始商榷。

李爾瞻,為朝鮮儒學名家弟子,師從鄭仁弘,在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中以其聰慧漸成北人核心,在與宿敵西人黨長期的鬥爭中,與同根同源的南人黨也存在對立。因此朝鮮朝廷即便在戰亂之中也從未停止過黨派爭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