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277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說起官職體系,趙括腦海裡頓時浮現出了一個人。

李斯。

他知道那位跟隨荀子身邊的年輕人在將來會有多大的成就,不過,這位年輕人並不善談,平日裡總是獻言寡語的,擅長傾聽,趙括也曾跟這位年輕人聊過天,他發現李斯身上有很多跟韓非相似的東西,兩人都對法制是非常看重的,並且都是不愛說話,汲取知識的速度非常的快,腦袋很靈活。

可實際上,李斯跟韓非是完全不同的。韓非在傾聽他人的言語的時候,心裡總是會想,為什麼。這讓他擁有了不斷探索的毅力,他企圖用法制來解釋社會的興盛衰亡,他闡述法制的本質,確定定義。而李斯可能想到的是,怎麼做。故而,他更多的看重法制的實際作用,更偏向於實踐。

趙括覺得,這個年輕人一定能幫上自己。

當他去找李斯的時候,李斯正夾在荀子和公孫龍之間,無法脫身,在短短的時日裡,荀子就為儒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通過於公孫龍的辯論,制定了一套屬於儒者的邏輯學定論,荀子是最看不起名家的,他一直都認為名家的學說沒有半點的用處,不能拿來濟世安民,可是真正與公孫龍辯論之後,荀子還是找到了名家的可取之處。

他對名家的評價也與從前不同了,名家也不是沒有半點的作用,是僅有一點點作用的無用學派。

而公孫龍也改進了名家學說,名家學說在邏輯學,哲學等方面有傑出貢獻,可是他的確是跟荀子所說的那樣,沒有具體的政治主張,名家的政治主張只有停止戰爭,無厚去尊這類,這隻能說是一種提倡,算不上是治國的方針,公孫龍透過這段時日裡自己與眾人的辯論,在停止戰爭的基礎上提出了與民休息,遏制貴族、官吏的私產,輕徭薄賦等政治主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