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中國公學的組織是一種民主的政體。公學的發起人多是革命黨人,故學校成立之時,一切組織多含有試行民主政治之意。全校分執行與評議兩部,執行部的職員是學生投票互選出來的,有嚴格的任期,並且對於評議部負責。評議部是由班長和室長組織而成的,要定期的開會,有監督和彈劾職員之權。選舉、嚴格的任期是民主制度區別於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執行部對評議部負責並在評議部監督下行使行政權,則有民主制度下行政權和約束、立法機制分立的雛形。把權力置於監督之下,防止獨裁和權力的被濫用,這同樣是民主制度的題中應有之義。

評議部開會時往有激烈的辯論,有時到點名熄燈時方才散會,說明大家對執行這個制度是很認真的。

兩江總督端方每月撥銀1000兩,派四品京堂鄭孝胥為監督。學校有了官派的監督,民主的政體便發生了障礙,執行部久不改選,評議部也有度止的危險。

兩江總督端方,其實是個新派人物。戊戌變法中,朝廷下詔籌辦農工商總局,端方被任命為督辦。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籌辦的部門當中,他曾一天連上三折,其工作熱情與效率,可見一斑。

升任湖北巡撫不久,隨即辦起了六十餘所新式學堂並派出大批的留學生(其子也赴美國留學)。

光緒三十年(1904年),代任兩江總督建立暨南大學。之後,他調任湖南巡撫。半年內便建有小學堂八十多所。據說,端方在調任江蘇巡撫時,上任伊始便革除了各州縣例送紅包給新任巡撫大人的陋習,並用紅包的錢選派兩名學生出國留學,一時傳為美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