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8-8-31 17:40:45

(137)

約在2004年前後,臺灣掀起了一股所謂的”卡債風暴”,產生了大批的卡奴。卡奴即信用卡或現金卡的奴隸。這些人在欠下信用卡債務 無法立即繳清債務,而需付出迴圈利息、違約金、手續費等等多出的費用;但是錢已經透支了,那有錢付呢,所以常常又用”以卡養卡”的方法,從一張卡貸出現金,去填補第二張卡的當期債務,然後再從第二張卡貸出現金,填補下一張卡的債務,如無間地獄般的周而復始,造成許多社會問題。

當然,造成現象的原因就是信用卡及現金卡的濫發,以及許多人不衡量自己財力理財不當的結果。但要說起遠因,還必須從自1999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開始。

在金融風暴當中,臺灣所受到的影響在當時並不明顯。但對於銀行業來說,逾期放款逐漸增加,而使企業金融逐漸緊縮;此外,經濟結構轉變,企業籌募資金的方法越來越多,向銀行融資的需求相對減少,而面對資金需求相對減少,銀行受限政策及金融創新能力不足,未能配合調整因應。種種因素互動影響下,企業金融業務獲利日益縮小,因企業金融獲利縮減,銀行轉而發展以前都不太注意的消費性金融業務。

消費性金融業務指的是以一般大眾為物件的金融機制,除了信用卡之外,還有如現金卡、小額放款、個人信貸、房屋貸款之類的。因為銀行主力轉向這裡,因此也越來越多的業績壓力,在過去臺灣人總認為能進入銀行工作是”鐵飯碗”,所以許多父母也會鼓勵兒女到銀行上班,更有一些老牌的銀行有所謂”世襲制”,就是父母以前在銀行裡上班,子女也可以優先錄用,羨煞不少人。但當銀行的目光轉向消金業務後,銀行增加了不少的理財專員,一般行員也開始有了業績壓力;所以現在銀行工作也不見得是鐵飯碗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