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向使三國(楚、韓、魏)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荊軻)不行,良將(李牧)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於秦相較,或未易量。——北宋 蘇洵《六國論》

肥累與番吾兩戰,趙國雖然勝了,但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李牧帶來的近十萬代兵,傷亡過半,再加上邯鄲的趙軍,損兵超過十萬之眾。當然,秦國傷的更慘,但秦國底子厚,耐操,可趙國就不行了,連年累月的戰爭,讓這個苦難的國家早已是千瘡百孔,就算是李牧永生、趙奢廉頗不死、趙武靈王復活,一樣積重難返,無力迴天。

如果光是損傷兵員,那也還沒什麼,偏偏老天也似乎非要跟趙國過不去一般,卯著勁兒去折騰它:

番吾之戰後第二年(趙幽繆王五年,公元前231年),趙國代地發生八級以上大地震,土地開裂出一道大溝,東西寬達一百三十步。自樂徐以西,北至平陰,臺屋牆垣大半坍塌,數萬百姓死傷、數十萬災民流離失所,趙王無力賑災,又無國際援助,弄得民怨沸騰,哀聲遍野。

這還沒完,再一年(趙幽繆王六年,公元前230年),趙國境內又爆發了大規模旱災(這真是屋漏偏遭連夜雨),土地顆粒無收,全國大飢,趙軍糧不繼,士兵每天都在餓肚子,李牧一籌莫展,心急如焚。

見此景,秦國間諜頓弱大喜過望,他用重金收買了一些趙奸四處造謠,歌道:“秦人笑,趙人號。以為不信,視地生毛。”不久,邯鄲郊外地裡果然生出尺餘長的白毛來(這當然是頓弱乾的好事兒),趙國百姓大恐,民心低落,人人自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