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廣泛使用集束手榴彈對付日軍坦克。每捆集束手榴彈中手榴彈的數目由幾枚到十幾枚不等。

“1.28”抗戰期間,國民革命軍78師156旅6團計程車兵,曾在上海閘北一帶,用10枚一捆的集束手榴彈,英勇地抗擊了日本侵略軍的裝甲部隊。

抗日戰爭初期的淞滬會戰、南京戰役期間,在裝甲兵器方面,日軍大量使用了“八九式乙型戰車”。

該戰車乘員4人,裝備57毫米口徑火炮一門、6.5毫米口徑機槍兩挺。該戰車車體前部有一挺機槍,機槍下方有一個進出艙門。

抗日戰爭初期,日軍使用的毒氣,主要是二苯氰胛,軍用代號為“紅1號”。

這是一種噴嚏性毒氣,主要刺激黏膜,能引起噴嚏、嘔吐,也可以引起流淚。一旦中毒,在半分鐘之後便能使戰鬥人員喪失戰鬥力。

儘管二苯氰胛是一種刺激劑而不是致死性毒氣,但濃度過高時也能造成人員嚴重中毒:傷員口鼻出血,最後窒息而死。

日軍通常用火炮、迫擊炮和毒氣筒施放此種毒氣,有時也用小型毒氣丨炸丨彈施放,使之產生一種微粒氣溶膠雲,以此來殺傷人員。

在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裝備的防毒面具對此種毒氣無法進行有效防護。

對於毒氣的使用,當時日軍的條例通常規定,在風速每秒3米以下開始施放(最好是在一天中的早晚時分),當距離比較近或者陰天的時候,風速在每秒3—5米也可以施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