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3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03-01 10:08:01

——五音六律

既然說到師曠,順便介紹中國古代音樂。

中國古代對於音樂非常重視,因此《史記》專門用了一卷來介紹樂。

且來看看太史公怎樣說“樂”。

“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於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什麼意思?大致就是說,人和禽獸的區別在於人能說話唱歌,禽獸不能;君子和普通人的區別在於君子懂得樂,而一般人不懂。

所以,上古時候,樂盲跟流氓沒什麼區別。要混進上流社會,非要懂得樂不可。

《詩經》中的風、雅、頌都是樂,不過,雅頌才是正規的樂,風多來於民間,因此常常有歌無樂。

“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這一段什麼意思?一個國家要治理好,就要做好四個方面:禮、樂、刑、政,樂的地位高居第二,超過了刑法和行政。

樂和民聲,就是說樂可是用來實現和諧社會。

“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這兩段,都在講述樂與和諧社會的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