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8-11-26 17:25:41

《原來這才是春秋》第二部連載:14

——敏銳計程車蒍

表面上看,申生現在拿到了軍權,至少是一部分軍權,今後還可能拿到全部的軍權。似乎獻公這樣做是為了鞏固申生的實力和地位,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有人發現了一個不祥的預兆。誰這麼聰明?士蒍。

士蒍是個很敏銳的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同時,他也是死硬的太子黨。

“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就應該一門心思等著繼承君位,怎麼能有官位?現在國君分封給他土地,還給他安排了官職,這是把他當外人看待啊。不行,我要向主公進諫。”士蒍當時就看出了問題,他決定去糾正獻公。

(以下對話見於《國語》,原文不再引述。)

“太子,是國君的繼承者,而您卻讓他去統領下軍,恐怕不合宜吧?”士蒍開門見山,直接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

“下軍,就是上軍的副職。我統領上軍,申生統領下軍,不也是可以的嗎?”別說,獻公說得也有道理。

“下不可以作為上的副職。”

“為什麼?”

“正副職的關係就像人的四肢一樣,分成上下和左右,用來輔助心和目,所以才能經久使用而不勞倦,給身體帶來好處。上肢的左右手交替舉物,下肢的左右腳交替走步,輪流變換,用來服務於心和目,人所以才能做事,節制百物。如果下肢去引持上肢,或者上肢去引持下肢,就不能正常地輪流變換,破壞了與心和目的協調,那人就反而要被百物牽制,什麼事能做得成?所以古代組建的軍隊,有左軍有右軍,缺了可以及時補上,列成陣勢後敵方不知道有缺口,所以很少失敗。如果以下軍作為上軍的副職,一旦出現缺口就不能變動補充,失敗了也不能補救。沒有表示進退的旗鼓指揮,軍隊是不能移動的。旗鼓的變化超過了規定的數目就會出現隊形的空隙,有了空隙敵軍就會乘虛而入,敵軍突入後,形勢就不吉利,想挽回失敗已來不及了,誰還能擊退敵軍呢?敵軍一旦得逞,是國家的憂患啊。所以變亂軍制,只能侵凌小國,難以征服大國。請國君三思!”士蒍說了一通,說句良心話,說服力確實不強,似乎是在說不能叫上軍下軍,應該叫左軍右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