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尚之信還在濤濤不絕他說著,吳三桂的謀士夏國相,卻冷冷地撂過來一句話:“不見得吧。王輔臣是行伍出身,他自己寫不了這封信,假如他借個什麼理由,把代他寫信的秀才殺了,這封信便一文不值了。”

一言說出,把還在興頭上的尚之信,駁得無言可對,神情沮喪。耿精忠接過信來看了一遍,也是低頭沉思,一言不發。

這時候,吳三桂的頭號謀士劉玄初出來說話了:“國相這話當然對,不過王輔臣確是心懷異志,只要好好攏絡,不愁不為我所用。所以我看也不能把這信看得太輕。我們應該腹有良謀,更要胸有大志。”

“胸有大志”是吳三桂講過的話。這個劉玄初,自二十六歲入吳家幕府,已是四十多年,吳三桂素來敬重他,但在大事上,有很多並不聽他的,頭一件事發生在清兵入關之前,劉玄初便勸吳三桂早作南撤打算,讓李自成與清兵先打,巧收漁翁之利,可是吳三桂不聽。到了順治末年朝廷下詔各藩裁兵,吳三桂倒是聽了劉玄初勸告,謊報明永曆在緬甸境內蠢蠢欲動,不但沒裁兵,而且撈了大批軍餉,但不料吳三桂競假戲真做,逼迫緬王交出了永曆帝朱由榔,親令絞死在迫死坡,一下子在天下人面前弄臭了名聲,劉玄初從此氣得得了咯血病;康熙六年,劉玄初勸吳三桂與鰲拜攜起手來攪亂政局,吳三桂卻又置之不理,坐看康熙成了氣候。這些往事,使劉玄初對吳三桂喪失了信心,他恨吳三桂太不爭氣了。可是,想想反清復明光復祖業的前程,除了吳三桂,別人又都不行,又見大家都在靜聽他說話,便又振作起來,喘了一大口氣說道:“三王實力如今都在這裡,幾天來的會議我也都在場,其實這就是一次竭諸候之力攻伐夷狄的小孟津會。不過,眼下三家兵力不過五十萬,糧餉雖多,卻靠朝廷供應,一旦斷了這糧源,立時就會顯得拮据,所以馬上就有什麼動作是很不明智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