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樣一來,“直方”就從原先的正直端方變成了拿槳操舟了。哪個解釋才對呢?這得聯絡一下下文。

全句是“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我們得看看“不習,無不利”當什麼講。

這句話也不好解釋啊!

什麼叫“不習”?是“不學習”嗎?

先得知道什麼是“習”。

什麼是“習”?這可是個常用字,誰都認識的,大家也都知道《論語》第一句就是“學而時習之”,聖人教導我們下了課還要回家好好複習,不然的話,學完了是很容易忘記的。

可是,“學而時習之”真是這個意思嗎?

不見得。

牟宗三講過“不習”就是“完全是original,從最根本的地方講簡易之道,簡易才能‘直、方、大’,不簡不易,彎彎曲曲,出小花樣,做小手腳,這種人沒有什麼意思,這種生命沒有意思的。”——這也是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解釋,而且很有哲理,只是我不清楚牟老師這麼說的出處在哪裡。

要說這個“習”字,咱們還是看看它的繁體字比較容易明白:“習”,上邊是個羽毛的“羽”,它的本意是小鳥拍著翅膀練習飛行。所以,“習”字引申出來就偏重於“實踐”和“練習”、“訓練”的意思,你可以查查《論語》裡其他地方的“習”字,一比較就明白了。孔子當時的課程裡,書本教學並不佔主要位置,他還教什麼射箭呀、開車呀什麼的,所以“時習之”就更不會是回家背書的意思了。“習”字的另一個意思就是“習慣”,比如“習俗”這個詞,把“習”和“俗”放在一起,這是有原因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