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春秋後期吳國大臣。名員,字子胥,原為楚國人。有謀略,具膽識。父伍奢是楚國大夫,曾任輔導楚太子建的太傅。楚平王七年(前522),楚 平王聽信佞臣費無極讒言,逼走太子建,殺伍奢及其長子尚。伍子胥經宋、鄭等國逃到吳國。乃助闔閭刺殺吳王僚,奪取王位,被召為行人(官朝覲聘問的官職), 參與國事。薦著名兵家孫武於吳王闔閭,並助吳王整飭內政,加強武備,使吳國日漸強盛。自吳王闔閭三年(前512)起,多次率吳軍攻楚伐越,屢獲勝利。六 年,指揮吳軍在豫章(在今安徽境內)擊敗楚軍,攻佔居巢。九年(前506),偕孫武與吳王定破楚之策。吳軍一舉攻破楚國郢都,伍子胥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之仇。後吳國又相繼戰敗越國與齊國,吳王夫差北上與中原諸侯爭霸,成為一方霸主。

伍子胥以功封於申,所以又稱申胥。吳王闔閭死後,夫差即位,伍子胥諫諍,勸其拒絕越國求和並停止伐齊,夫差不聽。後因伯進讒陷害,吳王夫差賜他 屬鏤劍自剄。他臨死前叮告舍人,死後抉其眼懸於姑蘇城東門,以觀越國滅吳。後來,越王勾踐果然滅掉吳國。

范蠡

春秋末越國大夫,字少伯,原為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越國被吳國戰敗,入吳作人質二年,回國後與越王勾踐苦身戮力,發憤圖強,卒以 滅吳,被任為上將軍。被中原諸侯視為“蠻夷”的勾踐“觀兵中國,稱號‘五霸’”。范蠡認為越王勾踐既雪會稽之恥,自己有大功于越王,“功高震主”,難以久居。而且他深知勾踐為人,只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同享福,為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場,遂與西施一起泛舟於江湖,變名易姓,至齊,自稱為鴟夷子皮,後定居於陶 (今山東定陶),以陶為天下之中,操計然之術以治產積居,自號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後卒於陶。因為他經商有道,逐成鉅富,所以後世民間有的尊“ 陶朱公”為財神,不少商家供奉祭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