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于謙(1398-1457),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是一位著名的「救時宰相」。。出按江西,頌聲滿道。五年 (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獄論死。後復任。十四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徵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

于謙為官非常清廉,每次進京辦事,從不帶任何禮物送人。有人勸他帶些土特產做交際聯絡,他聽罷,笑著舉起兩袖,答道:「吾唯有清風而已。」于謙擔任兵部尚書的時候,除西部的瓦剌之外,全國還有很多地方出現動亂。這些前後徵調的事務,全仗于謙一人運籌帷幄。于謙的雄才大略,得到了極大的發揮。景帝得知于謙節儉,家中的房屋僅能遮風擋雨,極其簡陋,就賜給他一處位於西華門的府第,于謙辭謝道:現在國家多難,臣子何敢自安。最終沒有接受皇上的賞賜的府第。景帝對於謙的瞭解越深,越感佩他的為人,每當提拔大臣的時候,必定徵求于謙的意見。于謙不避嫌怨,向皇上如實彙報,結果有些沒當上官的人,就怨恨他,而才能 不如於謙的人,往往嫉妒他。于謙性情剛強,當遇到處理事情不能如意時,忍不住撫胸嘆息:我這一腔熱血,不知會撒到何處!景泰八年正月,石亨等人趁景帝病重之際,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推舉英宗即位。他們懷挾私心,誣陷於謙謀反。于謙被害當天,京城百姓哭聲震天,行刑之時,烏雲蔽日,可謂是天怒人怨。錦衣衛的官兵在抄查于謙的家產時,什麼值錢的東西和罪證也沒查出來。只看到于謙的房屋僅能擋住風雨,屋裡空蕩蕩的,除了書籍之外,沒有任何錢財。只有一間正室的大門鎖得很牢固,開啟一看,裡面是景帝所賜的蟒衣、劍器等,密封得很嚴,從來沒有動用過。錦衣衛被他的高風亮節所感動,不禁失聲慟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