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這樣的敵人面前,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殘酷性就發生了。因為我們的敵人是異常強大的,革命力量就非在長期間內不能聚積和鍛鍊成為一個足以最後地戰勝敵人的力量。因為敵人對於中國革命的鎮壓是異常殘酷的,革命力量就非磨練和發揮自己的頑強性,不能堅持自己的陣地和奪取敵人的陣地。因此,那種以為中國革命力量瞬間就可以組成,中國革命鬥爭頃刻就可以勝利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在這樣的敵人面前,中國革命的主要方法,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不能是和平的,而必須是武裝的,也就決定了。因為我們的敵人不給中國人民以和平活動的可能,中國人民沒有任何的政治上的自由權利。斯大林說:“在中國,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優點之一。”(33)這是完全正確的規定。因此,那種輕視武裝鬥爭,輕視革命戰爭,輕視游擊戰爭,輕視軍隊工作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在這樣的敵人面前,革命的根據地問題也就發生了。因為強大的帝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反動同盟軍,總是長期地佔據著中國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隊伍不願意和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妥協,而要堅持地奮鬥下去,如果革命的隊伍要準備積蓄和鍛鍊自己的力量,並避免在力量不夠的時候和強大的敵人作決定勝負的戰鬥,那就必須把落後的農村造成先進的鞏固的根據地,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的革命陣地,藉以反對利用城市進攻農村區域的兇惡敵人,藉以在長期戰鬥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在這種情形下面,由於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由於中國土地的廣大(革命勢力有迴旋的餘地),由於中國的反革命營壘內部的不統一和充滿著各種矛盾,由於中國革命主力軍的農民的鬥爭是在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這樣,就使得在一方面,中國革命有在農村區域首先勝利的可能;而在另一方面,則又造成了革命的不平衡狀態,給爭取革命全部勝利的事業帶來了長期性和艱苦性。由此也就可以明白,在這種革命根據地上進行的長期的革命鬥爭,主要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的農民游擊戰爭。因此,忽視以農村區域作革命根據地的觀點,忽視對農民進行艱苦工作的觀點,忽視游擊戰爭的觀點,都是不正確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