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六八)這裡不是說戰爭的政治目的,抗日戰爭的政治目的是“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前面已經說過了。這裡說的,是作為人類流血的政治的所謂戰爭,兩軍相殺的戰爭,它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戰爭的目的不是別的,就是“儲存自己,消滅敵人”(消滅敵人,就是解除敵人的武裝,也就是所謂“剝奪敵人的抵抗力”,不是要完全消滅其肉體)。古代戰爭,用矛用盾:矛是進攻的,為了消滅敵人;盾是防禦的,為了儲存自己。直到今天的武器,還是這二者的繼續。轟炸機、機關槍、遠射程炮、毒氣,是矛的發展;防空掩蔽部、鋼盔、水泥工事、防毒面具,是盾的發展。坦克,是矛盾二者結合為一的新式武器。進攻,是消滅敵人的主要手段,但防禦也是不能廢的。進攻,是直接為了消滅敵人的,同時也是為了儲存自己,因為如不消滅敵人,則自己將被消滅。防禦,是直接為了儲存自己的,但同時也是輔助進攻或準備轉入進攻的一種手段。退卻,屬於防禦一類,是防禦的繼續;而追擊,則是進攻的繼續。應該指出:戰爭目的中,消滅敵人是主要的,儲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為只有大量地消滅敵人,才能有效地儲存自己。因此,作為消滅敵人之主要手段的進攻是主要的,而作為消滅敵人之輔助手段和作為儲存自己之一種手段的防禦,是第二位的。戰爭實際中,雖有許多時候以防禦為主,而在其餘時候以進攻為主,然而通戰爭的全體來看,進攻仍然是主要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