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5〕 一九二八年蔣介石在英美帝國主義支援下,北上攻打張作霖。日本帝國主義為阻止英美勢力向北方發展,出兵山東,侵佔濟南、青島和膠濟路沿線,截斷津浦鐵路。五月三日,日本侵略軍在濟南進行大屠殺,在這前後十幾天內,共慘殺中國軍民數千人。這次屠殺事件被稱為“濟南慘案”。

〔6〕 中國紅色政權在組織形式上,和蘇聯的蘇維埃政權是相同的。蘇維埃即代表會議,是俄國工人階級在一九○五年革命時創造的一種政治制度。列寧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從巴黎公社和一九○五年俄國革命的經驗中,得出這樣的結論:蘇維埃是工農革命政府的最好的組織形式,是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中最適當的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布林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第一次在世界上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的蘇維埃共和國。在中國,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以後,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為代表所領導的各地人民革命起義,即以代表會議為工農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但是,這時的中國革命仍然處於民主革命階段,這種政權的性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工農民主專政,同蘇聯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性質是有區別的。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來屬於英、美、法、荷各帝國主義統治下的東方許多殖民地,被日本帝國主義者所佔領,那裡的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及民族資產階級分子在共產黨領導下,利用英、美、法、荷各帝國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組織了反法西斯侵略的廣泛統一戰線,建立了抗日根據地,進行了艱苦的抗日遊擊戰爭,已開始改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政治情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主義被逐出,英、美、法、荷各帝國主義企圖繼續原來的殖民地統治,但各殖民地人民已在抗日戰爭中鍛煉出了一種相當有力的武裝力量,他們不願意照舊生活下去;而由於蘇聯的強大,由於除美國以外的一切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或被推翻或被削弱,更由於中國革命的勝利使帝國主義陣線在中國被突破,因而使整個帝國主義制度已在世界上發生很大的動搖。這樣,就使東方各殖民地至少是某些殖民地的人民也和中國差不多一樣地有可能長期堅持大小不一的革命根據地和革命政權,有可能長期堅持由鄉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戰爭,並有可能由此逐步推進而取得城市、取得該殖民地全國範圍內的勝利。根據這種新的情況,毛澤東於一九二八年對於在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條件下這一個問題上所作的觀察,已有了改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