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吳宓研究《紅樓夢》,既不同於索隱派,也不同於考據派,而是把《紅樓夢》作為文學作品研究,用比較文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紅樓夢》,更著重於對人物的剖析。吳宓寫過很多文章,對賈寶玉、林黛玉、紫鵑、王熙鳳等人物進行深入分析。例如,他把盧梭的所謂“二我”之說,也即心理學上所謂“雙重人格”應用在賈寶玉身上,認為甄、賈二位“寶玉”都有著曹雪芹的影子。這樣的解釋在今天當然已經不再新鮮,但在當時還是“獨具慧眼”,令人耳目一新的。

素友

關於吳宓、陳寅恪二先生的友情,實在是中國學界的一段佳話。

吳宓和陳寅恪相識於美國,吳宓留學美國時,和陳寅恪、湯用彤並稱為“哈佛三傑”。作為三傑之一的吳宓,則對陳寅恪的學問人品推崇備至,贊為人中之龍,相識不久即以師長待之。

1919年3月2日,正在哈佛攻讀碩士學位的吳氏受中國學生會之請,作《紅樓夢新談》演講,剛進哈佛大學一個月的陳寅恪在俞大維的陪同下前往就聽,見吳宓搖頭晃腦沉醉其中,對《紅樓夢》中人物景象,隱語暗線,轉承起合,皆說得有聲有色,頭頭是道,便對吳宓的才學留下了深刻印象並流露出欽佩之情,很快作《紅樓夢新談》一首相贈,詩曰:等是閻浮夢裡身,夢中談夢倍酸辛。青天碧海能留命,赤縣黃車(自注:虞初號黃車使者)更有人。世外文章歸自媚,燈前啼笑已成塵。春宵絮語知何意,付與勞生一愴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