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吳宓與陳心一一見如故,並在陳父的安排下泛舟西湖,吳宓心中殊為快活。第二天,二人再度早遊西湖,其樂融融。吳宓在日記中這樣記述道:是日之遊,較昨日之遊尤樂。家國身世友朋之事,隨意所傾,無所不談……此日之清福,為十餘年來所未數得者矣。13天以後,吳宓和陳心一正式完婚。

不久,朱君毅突然變卦,他以近親結婚有害下一代為由提出與毛彥文解除婚約。苦等6年、逃婚只為下嫁表哥的毛彥文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轉而求助吳宓夫婦。吳宓極力說和無濟於事,朱、毛終致解除婚約。

然而吳宓卻在朱、毛二人分道揚鑣後向毛彥文表白了自己的愛意。毛彥文斷然拒絕。吳宓幾乎在每次信中,都會不厭其煩地贅述自己從某年某月起,自朱君毅處讀到她的信而漸漸萌生愛意,這令毛彥文大為反感,何況她與吳宓的結髮之妻陳心一原本就是要好的朋友和同學。

吳宓為毛彥文所拒後,並不甘心。在經歷了離婚與不離婚的掙扎和徘徊之後,最終,與結婚7年,並育有三個女兒的陳心一不忍吳宓情感上的叛逆,最終仳離。吳宓此舉遭到“學衡派”同仁一致譴責,吳父更是公開指斥他,“無情無禮無法無天,以維持舊禮教者而倒行逆施。”

1929年,為了籌集一筆可觀的離婚費用,吳宓八方求援,還向好友、白屋詩人吳芳吉索債。吳芳吉認為吳宓以追求真愛為由,冷酷無情地遺棄陳心一和三個年幼的女兒,純屬不負責任的胡來,他勸解無效,便故意拖欠債款不還,就為這件事,一向重友誼如泰山的吳宓竟差點與吳芳吉翻臉絕交。其後,吳宓作出振振有詞的表白:“餘之離婚,只有道德之缺憾,而無情意之悲傷,此惟餘自知之。彼在當時痛詆餘離婚(使餘極端痛苦,幾於殞身)及事後屢勸餘複合者,皆未知餘者也。餘嘗言,道德乃真切之情志,戀愛亦人格之表現。餘力主真誠,極惡虛偽,自能負責,不恤人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