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67年5月9日,吳宓在“勞改隊”勞動中,看到了自己被抄去的書物, 74歲的吳宓“不勝傷心憤恨”,決定冒險“偷書”。1967年6月,西師兩派發生大規模武鬥衝突,重新統治了學校的春雷造反兵團無暇再緊盯著吳宓這類“牛鬼蛇神”了。就在這樣的形勢下,9月27日,機會來了。吳宓在當天日記中記載:“下午陰、風、寒。3—5:30學習;仍在中文系資料室。……教師閱覽室門偶開。入內察視,紅衛兵所抄去宓之書物,均在,然多破損。宓乘間私取回1914甲寅上半年之日記一小冊。” 初次得手,顯然增強了吳宓的勇氣。10月7日,他再次“偷書”: “上午7:30—11:30中文系上班……取回宓1951日記及畢業文憑(英文)三張。”“下午3—5中文系上班……宓取回《遊美同學錄》一冊。” 吳宓一發而不可收。兩天後的10月9日,他再一次“偷書”,沒想到,這次卻差點被人發現,但幸好有驚無險。他在當晚日記中記載:“上午宓又自中文系閱覽室取回《吳宓詩集》一部,以贈與凌道新。宓仍插懸於衣內之胸前,但當眾寫大字報時,宓俯身左偏,《詩集》忽墮於地上。——幸無人注意。” 此後的11月2日,12月7日、25日、27日,吳宓又“偷”了一些書回來。從吳宓的日記中可以看到,吳宓不但冒險“偷”書,還公然把其中一些拿給其他同事去閱讀,甚至“贈予”或託人“帶交”尚在“勞改隊”中的“右派分子”凌道新、曹慕樊閱讀。這在當時若被發現,肯定是要遭到嚴厲批判的。然而,吳宓根本就沒有考慮這些。這可以看作是文弱而年邁的吳宓對“文化大革命”作出的特殊反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