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九一八事變後,平津學生紛紛南下請願,強佔火車,強迫開往南京。這一浪潮蔓延到青島後,青島大學校方對學生進行了規勸。規勸不成,校方只好“揮淚斬馬謖”,開除了幾個帶頭的學生。誰知風潮更加猛烈,演變為反對校長,校長楊金甫只好辭職。聞一多也是最受攻擊的物件之一,校園中常貼有“驅逐不學無術的聞一多”之類的標語。聞一多還親眼看到過黑板上有這樣的新詩:“聞一多,聞一多,你一個月拿四百多,一堂課五十分鐘,禁得住你呵幾呵?”這是譏諷聞一多上課時喜歡夾雜“呵”、“呵”的聲音。還有一次,聞一多和梁實秋看見黑板上畫了一隻兔子和一隻烏龜,旁邊寫著“聞一多和梁實秋”,聞一多嚴肅地問:“哪一個是我?”梁實秋苦笑著回答:“任你選擇!”

孫大雨以韻譯莎士比亞的《李爾王》而聞名,他對自己的新詩十分自負,對別的詩人則嗤之以鼻,經常在課堂抄一節聞一多或者徐志摩的詩,然後連呼“狗屁”,接下來又抄一節自己的詩,顧盼自得,擊節歎賞。如此一番宣洩後,方能將情緒匯入正軌,重新開始上課。

聞一多教子方法也別出心裁,堪稱一絕。據曾經跟聞一多先生一起到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採風的馬學良先生回憶:“那時每天記錄完畢以後,回到宿營地,稻草鋪在地上,聞一多先生老叫我同他在一起整理文獻。我們點著蠟燭,整理完才睡覺。他總是支著一隻腳,挑腳上的水泡。挑完了,他把挑下來的腳皮,用一個小袋子裝好。” 從水泡上挑下的腳皮可謂登不得大雅之堂,一般人避之而惟恐不及,可為什麼聞先生卻視之如寶呢?後來,馬學良先生才知道聞一多先生這些腳皮的用處:等到它們集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將其寄給自己的孩子,目的是讓孩子們記住聞先生所受的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