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30年11月4日,羅隆基在光華大學任教期間,被國民黨當局以“言論反動,侮辱總理”的罪名逮捕,被捕後,胡適等人動用自己的社會關係,八方營救,使羅當日即獲得釋放。後來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期間,羅隆基在《瀋陽事變》等一系列《益世報》社評中,對蔣介石及國民黨政府進行了猛烈抨擊,《益世報》因此曾受到停止發行的處分。一度被捕,一度停刊,羅隆基遭遇的這兩項經歷在其一生中留下了很深的痕跡。從此,他對國民政府沒有絲毫好感,喪失了信心,並不遺餘力批評國民黨侵犯人權的行徑。與此相對照,他對一切反對國民黨的政治運動和團體,譬如共產黨,就滋生了一種身處同一條戰線的同情。

羅隆基好談政治。30年代,國民黨當局的迫害也帶來了新月編輯部內部的分歧。徐志摩等為維持《新月》的營業,主張今後“不談政治”,而羅對徐志摩等的向後轉則不以為然。他在給胡適的信中說:“新月的立場,在爭言論思想的自由,為營業而取消立場,實不應該。”徐志摩也不示弱,在1931年9月9日給胡適打了一個小報告:“新月幾乎又出亂子,隆基在本期‘什麼是政治’上又犯了忌諱,昨付寄的400本《新月》當時被扣。”

羅隆基曾南開大學政治系教授,主講《憲法論》等課程,校長張伯苓很賞識羅隆基。他對羅說:“羅先生要把西方政治與中國政治的不同點告訴學生。只有懂得了中國的政治實際,學生走上社會才能擔當改造社會的重任。”羅說:“你不怕我在課堂上放言無羈,當局會找你的麻煩?”張伯苓坦然說:“教授只有把自己治學的真正體會告訴學生,學生才能受益。羅先生不必過慮,只要我的學生不趕你下講臺,我給你的聘書就會照發不誤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