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8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凡此等等不合理川防之害,鄭國已經於王賁大軍開掘鴻溝以滅魏國時,提出了長遠的應對方略,其上書痛切雲:“秦一天下之勢已成,其時務必戒絕以水為戰之法。戰國各以川防阻隔水道,水利皆無,水害百生,有違天道,莫此為甚!洪水不能分之,河溢不能洩之,盡堵盡截,天下萬民終將為魚鱉哉!”當時,秦王嬴政慨然拍案決斷:“秦國但一天下,定然決通戰國川防,使人為水害在我華夏絕跡!”

此等工程大得人心,無論曾經敵對的民眾有過多少仇怨,民眾群體的寬厚都在此刻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各郡縣民力無不欣然認同官府,哪怕是得堤防暫時益處而尚在耕耘堤防內之淤田民戶,也都拭著淚水拋離家園,搬到了新居,拿起了鍬耒,開掘那熟悉的堤防了。王賁看得萬般感慨,一時對開掘河水淹灌大梁有了一種深深的悔意。

再說馬興的疏浚漕渠。

自春秋之世治水始興,人工開鑿之水道有兩種,一日漕,二日渠。漕者,可以行舟之水道也。當時主要用作輸送糧秣,即後世所謂的運河。渠者,行水之溝也,人工開鑿也。戰國之世,山東六國修築的漕渠甚多。除秦國水利工程外,最大者是溝通河、淮兩大水的鴻溝。鴻溝是行舟兼行水的最大的戰國運河,各有支渠通入宋、陳、蔡、薛、曹等中小諸侯國,又透過支渠與濟水、汝水、泗水三河溝通,故效用很大。然因戰亂多發,鴻溝又分屬魏、韓、周、楚、陳、宋等大國小國,故很少統一維護疏通,戰國末世損毀淤塞更是嚴重了。王賁軍水淹大梁之期,鴻溝曾一度斷流,損毀更大。後來,秦軍雖修復了鴻溝乾渠,然諸多支渠卻無法顧及,以致其效用大為降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