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金文,是殷商中後期與周代的文字,因大多刻鑄於青銅器之上,世稱金文。西周時期,金文已經大大超越了甲骨文,成為基本成熟的文字系統。其一,金文的文字數量已經大大增加,基本可以敘述一件事情的進行過程了。諸多貴族每逢大事,便鑄造特定形式的青銅器,將這件大事的來由刻鑄在該青銅器之上。後世發現的《毛公鼎》,其文字量長達四百九十七字,足見一斑。其二,因青銅器不易損毀,又是可以人工製造之物,每鑄可能多件,文字傳播便優於甲骨文許多。其三,書寫形式已經相對簡單,比形制古奧的甲骨文易於學習,且已經有了初期的書法風格。其四,在金文蓬勃發展的周代,由於文字已經為相對多的人掌握,其餘書寫材料也大量出現於普通官署以及國人(非奴隸平民)之中。皮張、絲帛、竹片、木板、石板、石塊等等,都可能成為刻劃文字的物事。只不過王室貴族的官方書寫形式的主流一直是青銅器,是故稱為金文罷了。

史籀文,大體是西周中後期與東周前期(春秋早期)的文字。周宣王時,叫做籀的太史奉命整理出大約九千字的官方制式文字,是以世稱史籀文。史籀文的實際意義在於:這是西周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文字整理,在華夏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形式公佈標準文字。應該說,周室太史令的九千餘字便是當時的正統文字。因後世唐代發掘出十個鼓形的石塊,每個石鼓上都刻著一首《詩經》風格的四言詩,記述秦國國君的狩獵狀況,文字形制便是早已失傳的春秋早期的史籀文,故而後世將史籀文也稱為石鼓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