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咳!肥下實在沒甚稀奇,陰溝翻船!”老桓齕的生鐵拳頭砸得將案咣噹大響,“但凡秦軍老將老卒,誰都將趙國趟得熟透。邯鄲城門有幾多鐵釘,老兵都數得上來!那肥下山地非但無險,還是個敞口子四面不收口。誰在肥下做伏擊戰場,直一個瘋子!李牧就是瘋子!老夫看,他定然是湊巧帶兵路過!老夫不服!不信他神!”

“左將軍以為如何?”

“臣啟君上,”屠雎一拱手,“上將軍所言,老軍將士無不贊同。”

“關外大營還想攻趙?”

“正是!三萬餘將士戰死,豈能向李牧低頭!”屠雎慷慨激昂。

“啟稟君上,老臣請戰,再攻趙國!”老桓齕立即正式請命。

嬴政看看李斯又看看王翦,叩著大案沉吟不語。李斯自入關外大營,見秦王已經知曉軍情,便一直沒有說話。最要緊的原因是,李斯當初一力贊同內外分兵的方略,也從來不懷疑秦軍戰力,根本沒有想到偏師小戰竟會大敗,更沒有想過如果關外戰敗又當如何?身為長史,又是國策總謀劃者,李斯不能不從全域性思忖。目下區域性失利,翻攪在李斯心頭的便是:是否因這一區域性失利而改變全域性謀劃?具體說,五年重新整理秦國的謀劃之期是否短了?秦軍兵力以及將才,是否不足以分為兩支大軍?如果繼續對趙作戰,是繼續由關外大軍獨當還是合兵全力赴戰?思慮看似對趙戰事,實際卻牽涉著“一天下”的長策偉略如何實現的全域性。李斯之短,在於對軍事不甚通曉。當年在蒼山學館,荀子評點弟子才具,對李斯的評語是:“斯之政才,幾比商君也。然兵家之才縱橫之能,與蘇秦張儀尚不及矣!”也就是說,蘇秦張儀尚算知兵,李斯連“尚算知兵”亦不能。法政名士之所謂知兵,非指真正具有名將之能,而是指對軍旅兵爭有沒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可能學而知之,然更多的卻是基於一種天賦直覺。若就兵家學問言,以李斯之博學強記,尋常之談兵論戰自不待言。然要真正地肩負萬千軍士之性命而全域性謀劃軍爭,李斯總覺得沒有如同透徹的政事洞察一樣的軍事見識。譬如目下,李斯實在沒有看出原先方略有何不妥,然則,在該不該對趙繼續作戰這個具體事項上便覺頭緒頗多,無法一語了斷。但無論如何,作為中樞主謀,他不能不說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