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5-09 09:20:49

墨守陳規,順昌大捷

墨守陳規在現代是一個貶義成語,形容做事死板,不變通。但探尋其典故卻是讚頌堅不可摧的意思,很難說是貶義。“墨守”指的是春秋戰國時墨家很善於守城,如果看過劉德華的《墨攻》就很清楚了,而陳規則是紹興十年時知順昌府大人的名字。

撻懶掌權後積極與宋講和,在此背景下,他在宋廷的下線秦檜也透過巴結趙鼎復為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後來秦檜又透過排擠趙鼎當上了首相,多年後張浚和趙鼎偶然在福建相遇,才知道都被秦檜整了。經過長時間的談判,撻懶和秦檜達成了宋金停戰協議。雖然很多要求未得滿足,但不費勁就得還大片國土和親人,高宗還是很高興,封賞了諸位重臣,其中嶽飛進封為太尉、武勝定國軍節度使。但是很多人認為這個協議與金約為伯侄,非常屈辱,而且山東、河北就收不回來了。岳飛聲稱中原乃至幽燕唾手可得,可以打下來,不需要議和,被陰險的秦檜懷恨在心;籤書樞密院事王庶當面叱責秦檜,被罷官;翰林院編修胡銓上疏請斬秦檜等主和派,被貶往廣西。這個時候秦檜一派勢力畢竟很大,宋廷最終通過了議和的決定。

紹興九年(金天眷二年、西元1139年),宋廷以籤書樞密院事王倫假端明殿學士,到金帝國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去奉迎徽宗梓宮以及欽宗等宗室人員,到河南、陝西接受土地的官員也紛紛出發。其中,觀文殿學士孟庚任東京留守,先期上任。濟州防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劉錡任東京副留守,帶兵後繼趕到。劉錡的兵力主要是前護副軍,也就是王彥的八字軍三萬七千人,臨行前又從殿前司劃撥了三千人,共四萬兵前往東京。劉錡從臨安出發,溯江而上,有二千二百里路程。走到渦口(今安徽懷遠東北)時突然狂風大作,劉錡道:“這是賊兆,必有緊急軍情!”當即下令兼程而進,快到順昌府的時候,金人果然已經敗盟來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