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4-14 12:15:04

結束語

讀者:什麼?結束了!

作者:對,宋夏戰爭這一篇結束了。

讀者:可是,西夏的事還沒說完呢!

作者:宋軍城堡都修到靈州城下了,西夏總是打敗仗,要剿滅它已經易如反掌,但是童公公暫時沒空,打契丹去了。

讀者:那童公公下面呢?

作者:下面沒有了。

對,下面沒有了。就在這個易如反掌的時刻,童公公突然把大軍調向了河北,指向一百二十餘年不興刀兵的遼帝國。宋遼曾約為兄弟之國,童公此刀正是割向自己的小弟弟。因為陝西軍的莫名消失,瀕死的西夏人奇蹟般的起死回生。更令人稱奇的是長年生活在困難邊緣的西夏各族人民,在宋廷的壓力解除後,疆土突然擴張到了最大,還迎來一個“盛世”。不過當蒙古大軍到來時,西夏還是未能抵抗。宋理宗寶慶三年(夏寶義元年,西元1227年),夏末主(李睍)向蒙古成吉思汗投降,西夏帝國正式滅亡,共傳10帝,持續189年,實際上還可以算上前面的太祖趙保吉(李繼遷)和太宗趙德明約50年割據時間。

西夏和契丹比起來,部族政體的色彩要稍重一些,而且缺乏遼帝國的那種貴族氣息,但基本上也算是一個穩定的漢式帝國,其建國的一些先天優勢條件塑造了一支強悍的夏軍。橫山一帶的羌人非常彪悍,是很好的兵源,而西域的優良馬種和鍛冶技術也為夏軍提供了優秀的裝備。更可怕的是夏軍指揮官們不愛惜人命的一貫風格,夏軍每每透過令人心寒的自殺式衝鋒撲向宋軍的弩群,即便是夏軍獲勝的那些戰役,夏軍傷亡也比宋軍更多。這樣的理念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北宋時期的西夏治國理念也是毫不憐惜民力,西夏經常在一場戰役中投入數十萬大軍,這一方面是地理條件所特許,另一方面更是因為西夏國主的“慷慨”。而在元豐五路伐夏後,西夏已經元氣大傷,甚至“不復能軍”,但還是用十丁抽九的辦法點集了三十萬大軍投入到永樂城之役,漢族王朝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早就被推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