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3-31 12:42:59

慶曆新政和熙寧變法

這一段和宋夏戰爭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涉及到宋廷的運作方式重大改變,有必要講明,否則下一篇也不易理解。

元昊稱臣後,宋廷暫時從陝西軍務中解放出來,此時建國已經八十年,很多問題已經積蓄到了一定程度,亟需一場改革來解決。就在此時,宋仁宗很適時的發起了著名的“慶曆新政”。從慶曆元年(西元1041年)起,宋廷陸續召回陝西前線的幾位重臣韓琦、范仲淹、富弼、文彥博、龐籍等人,進封為宰執,主持變法。一般認為范仲淹是慶曆新政的主導者,他當時的職務是同中書門下參知政事(相當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頂頭上司是同平章事(首相)晏殊。范仲淹向仁宗提出十條意見,主要集中於吏治,加強對官員的考核。作為一個建國八十年的大國,大宋的官場上早已是盤根錯節,改革吏治自然是重中之重。當然,還有一條重要措施,就是加大推廣紙幣:交子。交子早在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便在民間發行,天聖元年(1023年),宋廷在成都設立益州交子務,開始官方發行,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慶曆新政中加大了紙幣的發行力度,甚至市場一度謠傳要完全取代鐵錢。

慶曆新政涉及到很多官場直接利益,遭受的阻力也很大,但是在宋仁宗的支援下,范仲淹、韓琦、富弼、文彥博等重臣通力合作,最終得以推行,極大的改善了官場風氣,政治文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現代有些人說慶曆新政受到保守派的阻撓而失敗了。這很奇怪,它明明是非常成功的。雖然范仲淹本人不久被罷相,但這主要是因為他和呂夷簡的私仇,而他在變法的過程中確有操之過急,被呂夷簡抓住把柄。他罷相後韓琦等人繼續擔任宰相,宋仁宗採取非常合適的節奏繼續推進慶曆新政,取得極大成功,這也正是宋仁宗深受後世頌揚的主要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