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3-17 11:34:57

歸附契丹,三足鼎立

在工程幾何中,三角形是最穩定的一種結構,這是因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三條邊的內力在歐幾里德平面上分解後兩兩相互抵消,很不容易改變形狀;而多邊形的內角和更大,在某些方向可以形成幾條邊對某一條邊的合力,很容易改變形狀。這樣的特性在工程上運用廣泛,比如著名的三足鼎就是藉助了三角形的穩定特性,而傳動杆則是利用了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略哲學上也是相通的,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這樣的哲理,著名的三國時期就是一個三足鼎立的態勢,持續了較長時間。而蘇美這樣的兩極爭霸則不能持續很久,其中一方被壓倒,形成現在的美、日、歐三足鼎立態勢。

李繼遷遭到宋軍主力的強勢鎮壓後,他不得不考慮依附於更大的勢力來對抗宋廷,他選擇了契丹。雍熙三年(西元986年)春,李繼遷派張浦帶了很多錢財去向契丹投降。由於拓跋李氏歷史上長期追隨中原王朝與契丹作戰,所以蕭太后比較猶豫。但當時負責西部防務的西南面招討使韓德威提出:“河西是中國的右臂,當初府州折氏與平夏部共同制衡北漢,導致我大兵援助無功,現在李氏來歸附我們,正好可以利用他牽制大宋。”於是契丹帝國授予李繼遷定難軍節度使、銀夏等州觀察處置使,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其弟李繼衝副之。隨後宋帝國展開了大規模的雍熙北伐,契丹帝國勉力支撐後更加深刻的感到需要有人在背後牽制宋帝國,更加大了對李繼遷的扶植力度,許以公主下嫁。受到期權激勵的李繼遷也沒有讓遼帝國失望,第二年就在王庭鎮大敗知夏州安守忠,並圍攻夏州兩月有餘,直到知麟州韓崇訓率大軍來援才退散。長年逃亡的李繼遷第一次在宋軍面前扮演了一次主攻的角色,第三方勢力初具規模。但之後李繼遷在無定河邊會集党項諸部,被咩兀部首領、宥州都指揮使遇乜布行刺,射穿了鼻子,可見還是有人心向統一,党項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