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開寶九年(太宗太平興國元年,西元976年),宋太祖駕崩,享年49歲,在位17年。趙匡胤同志,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民族英雄。宋太祖生在五代亂世之中,出身於行伍之列,憑藉其卓越的戰功掌握了軍權,雖然他像五代的很多篡臣一樣篡奪了後周的皇位,但是由於他和他弟弟的很多重要改革措施,終於結束了五代亂世,把中華民族從血海深淵中解救出來,並開創了三百二十年大宋王朝,邁出了人類文明從中古世紀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偉大步伐。宋太祖作為軍人,武藝高強,作戰勇猛但不魯莽,立下了卓越戰功,初步統一了中國。同時他在文學和藝術上也有較高成就,被後世稱為“藝祖”。而且他生性仁厚寬容,經常能夠容忍下屬甚至是敵國的一些小玩笑而不會亂擺皇帝的架子。他對待失敗的敵人都非常寬容,並不斬盡殺絕,尤其是給予了後周柴氏極高的待遇,這是其他改朝換代者都很難做到的。宋太祖勒石為信,要求子孫絕對不能以言論殺人,開言論自由之先河,所以有宋一代,思想活躍,文史和科技方面的成就為歷朝之最。趙匡胤同志永垂不朽!

當然,宋太祖死得很突然,《宋史》沒有說明傳位的詳情,但《續資治通鑑長編》卻明確記載:太祖駕崩時已經深夜,孝章皇后宋氏本讓宦官王繼恩去召太祖第四子、貴州防禦使趙德芳前來繼位。但是王公公卻跑出去把晉王光義叫來了(這個太監是不是吃了華南虎的膽?),宋皇后只好哭著說:“我們孤兒寡母都託付給官家(皇上)您啦!”於是太祖的弟弟而不是兒子趙光義就繼承了皇位,即為宋太宗。這算不算篡位呢?好像也有點像哦,至少是搶奪了太祖兒子的繼承權。不過按《宋史 杜太后傳》記載,杜太后汲取周世宗幼子不能守天下的教訓,於建隆二年(西元961年)臨死前召太祖、太宗、趙普三人要求他們共同立誓,太祖崩後要傳位給弟弟而不是小兒子,讓趙普書寫並簽署了正式文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不過這種說法有很大疑問,為什麼太祖崩前從來沒有人宣佈過這件事情,太宗登基時才宣佈,杜太后和太祖都已經死無對證了,不得不令人懷疑是子虛烏有。所以後世有很多八卦新聞認為這都是太宗自己編出來的,反正死無對證,趙普則跟著他一起作了偽證。到後來甚至又有人說是太宗動手把太祖給殺掉的,也就是所謂的“燭影斧聲”,這可能又過於誇張了點。不過不管真實性如何,這些八卦傳聞都成為了太宗甚至宋室的長久困擾,還會影響到一百多年後的繼位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