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兩位知名度極高的大臣和一位不太知名的皇帝,絲毫說明不了這位皇帝昏庸或者無能;我們必須承認,這位皇帝極其複雜,經常是隱藏在重重迷霧之中;而且,他還時不時就被包圍在政治的、道德的、國家的、種族的等等激情之中。這使我們要看透他即便不是不可能,也是十分困難。因此,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只能依靠推測才能理解這位皇帝。好在這種推測所必須倚賴的資料還算豐富。

假如不是父皇宋徽宗過分輕佻與荒唐,導致家破國亡,康王趙構本來是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的。

按照中國皇家傳統,宋徽宗立長子趙桓為太子;他最喜歡的則是第三個兒子鄆王趙楷。作為第九個兒子,趙構除了天生神力之外,其他方面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特別引人注目的地方。

史書記載說:趙構可以兩臂平舉各一百一十斤的東西,走數百步,邊上看著的人無不驚駭歎服(1);他還喜歡騎馬射箭,開弓一石五斗。按照宋朝軍隊的制度,這算是武藝超群,已經達到了選拔皇帝近衛隊的標準(2)。按今天的說法,差不多相當於運動健將級水平。但是,光憑這些顯然還不足以取得繼承皇位的資格。他還需要更加令人敬畏的力量幫助才行。這種力量出現了,這就是冥冥之中的宿命。

繼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之後,北宋與遼國之間已經和平相處了一百一十九年。按照國際關係中慣常的虛偽作法,兩國間的關係被形容成“兄弟之邦”。十幾年前,準確地說是公元1113年,在遼國後院松花江上游的白山黑水之間,崛起了一個女真族部落,叛離其宗主遼國而獨立,一年之後就建立了號稱“金國”的國家。於是,宋徽宗和手下一幫後來公認的壞蛋,如蔡京、童貫、王黼等等認為有機可乘,一廂情願地想要火中取栗。於是,繞過遼國,從海上主動前去與金國聯絡,希望聯合起來,腹背夾擊,搞垮遼國。宋方一廂情願地希望,由此收回當年石敬瑭割讓出去的燕雲十六州,完成朝代的夙願。於是,形成了著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