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套制度與其他因素結合後的另外一個衍生物則極其美妙。

此時,一個宏觀因素,可能在這個互動作用中發揮了極大的影響。

當時,正值中國社會的一個巨大轉型時期行將完成之際。這一轉型時期從盛唐開始,而到趙匡胤的北宋前期結束。從此,中國社會由門閥世族佔據主導地位,變成世俗地主成為國家的中堅力量——

——南北朝時代,蕭衍當上皇帝時,曾經放出狂話:“我自應天從人,何予天下士大夫事?”意思是:我當皇帝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關天下士大夫們屁事?可見,那時改朝換代,僅僅是大門閥貴族的事情。經過武則天時代的清洗,特別是進入晚唐和前不久的五代十國以後,門閥貴族們的高貴家世,恰好成為割據者和叛亂者們敲詐勒索、荼毒殺掠的物件。經過長期戰亂,到北宋前期,那些尊貴的傳統世家幾乎被消滅殆盡。因此,北宋必須透過科舉制度大量開科取士,才能獲得治理國家的有用之材;這又使科舉制度迅速完善並且規範,成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最重要途徑。有唐一代,宰相絕大多數出自門閥世家;到北宋時期,從趙普開始,“白衣卿相”大比例增多。布衣寒士、平民百姓透過科舉一途大量湧進官場,從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時代再也不是僅僅與豪門貴族有關了,地主、商人、市民階級在茁壯成長;一幅《清明上河圖》,把這個新興的社會,描畫得清清楚楚。趙匡胤無心插柳柳成蔭,用自己完全基於“臥榻”情結的設計,明顯加快了這個社會的巨大轉型。於是,我們知道,現在人們喜歡說的一句話叫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或者叫“位卑未敢忘憂國”。國家興衰成了關乎天下士大夫的事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