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宋國再次派人向晉國告急。這可讓晉文公左右為難,不去打吧,宋國若亡,將陷全域性形勢於不利,霸業亦成空中樓閣;去打吧,齊國和秦國又不願捲入,不願共同作戰。晉軍隻身在宋境與楚軍決戰絕無取勝把握。

原定引誘楚國於衛、曹決戰的戰略落空。晉文公失算了,賭輸了。

嚴峻的情勢,使晉文公猶豫不決。說是猶豫,實則胸無良策。

戰爭中,暴力性、毀滅性手段痛擊對方並不解決全部問題;單靠士氣、勇猛也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智慧。智慧就是運用計謀。尤其情勢緊急卻又僵持不下之時,精妙的計謀如同一手神來之筆,會改變整個局勢,反敗為勝。從攻克曹國的“輿人之謀”就可以看出。

而此刻呢,還有誰為晉文公獻策?

有一個人,他就是先軫。向晉文公獻計,讓宋國去賄賂齊、秦兩國,贈送財禮,利用他們去勸楚撤兵;同時把曹、衛的土地分一部分給宋國,以堅定宋國抗楚的決心。楚國見曹、衛的土地被宋國佔去,必不聽齊、秦的勸解。齊、秦接受了宋國的賄賂,必然抱怨楚國不聽勸解,甚至可能因此出兵。

若按小說《三國演義》的慣用描述,此時就該是“晉文公大喜,依計而行”。而後,對方二楞子似的大叫一聲:“哎呀,中計!”

實在的,先軫的計謀夠痞夠陰損,可與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媲美。楚國果然嚴詞拒絕齊、秦兩國從中的斡旋與調停。攻打宋國,本來是要挽回面子,警示諸侯,如今面子沒掙回來,衛、曹兩個附屬國還丟了。誰來勸和也不頂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