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姜志耀不再說什麼,一個箭步跨上他的戰車,絕塵而去。胡漢良頹然癱坐在椅子上,心中慢慢沁滿悲涼,臺南和臺中最後一股有生力量就這樣被困在巴掌大的地方,嘉義守軍最後的防線已經接近崩潰,整個突圍行動危在旦夕,兇猛進攻的共軍馬上就可以完成包圍圈,現在唯一的退路就是關子嶺,但能突出去嗎?胡漢良自己都沒有底,聽說那位誓言血戰到底的陳總統已經離開衡山指揮所,他的親信和細軟也偷偷上了“海龍號”潛艇,準備往東部外海投靠美國人去了,臺灣大勢已去矣!這麼戰鬥還有什麼意義呢?要讓士兵們流光血嗎?只要天一亮,共軍飛機就會蜂擁而至,這裡肯定會成為一片屠宰場……。我們在為什麼而戰?為民主自由?就象那位受傷被俘的解放軍少校說的,“民主自由只是工具,如果這個工具掌握在臺獨分子手裡,成為搞臺獨的工具,那麼我們就要毫不留情地摧毀這種民主自由,為這種民主自由戰鬥要麼是自欺欺人的傻瓜,要麼是這種民主自由的追隨者,為了全體中國人的臺灣,我們兩者都要消滅!”那麼,我是傻瓜還是民主鬥士?胡漢良苦笑起來…..。

在隘口高地上的88式偵察車發現了臺軍的異動,也發現馬渡溪方向有頻率活躍的雷達訊號,估計是臺軍的車載偵察雷達系統,偵察車一邊對其實施干擾,一邊將情況迅速通報給旅指和山下的成猛。成猛立即帶領4輛坦克、2輛裝備紅箭-8E的90戰車和那唯一的一輛紅箭-9反坦克車前往後勤基地東北側的馬渡溪,偵察車不斷地將臺軍動向傳送給成猛,使他佔據先機,這就是數字化的威力。4輛坦克、2輛戰車、1輛反坦克車加上2個班的步兵,力量實在單薄。蘇烈明白這肯定是被圍臺軍最後的突圍行動,成猛他們的行動決定了圍殲臺南守軍的成敗,為加強關子嶺的防禦力量,他立即向王諫報告,請求空軍和陸航的支援。空軍有夜間攻擊能力的先進戰機主力還是在掩護臺北,無暇顧及臺南,但王諫也明白此次臺軍突圍的重要性,因而從南部叢集司令官賀南宏那裡要來了具有夜間攻擊能力的54軍陸航團6架米-28N戰鬥直升機和4架米-171運輸直升機,緊急赴關子嶺增援。成猛知道在空曠平原98和M1A2較量沒有絕對的勝算,M1A2的火控裝置還是超過98,遠距離精確射擊是其強項,應當避免和M1在開闊地直接對抗,他手裡只有4輛坦克,也損失不起。但是他發現馬渡溪地質比較鬆軟,很多地方不適合60噸體重的M1行使,它要麼使用架橋車,要麼繞道,能夠架橋供大部隊過河的地方長度不過1公里,這樣就形成“自古華山一條道,”只要擊毀打頭的幾輛,整個編隊就不能動彈。馬渡溪南岸是關子嶺餘脈,丘陵起伏,是絕佳的的伏擊陣地,正好剋制M1A2遠距離射擊。北岸有大片的水澤,不利於坦克機動和搜尋,靠近河岸的地方有大片樹林和溝壑,足以裝下低矮的98坦克,也是理想的埋伏陣地。和艾山、吳克俠他們商量了一下,成猛將反坦克車和2輛戰車安排在南岸一處小高地的樹林裡,那裡可以俯瞰整個河岸,在反坦克車的右面是吳克俠的車,另一臺毛小兵的車在二者之間靠後,形成相互呼應的三角防禦,5臺車都隱蔽良好,伺機而動。30名坦克搭載的步兵則分散在5臺車之間,構築了簡易掩體,架好了手裡的槍。艾山和成猛2臺車則找地方潛渡馬渡河,隱蔽在北岸,利用那裡丘陵起伏,溝壑縱橫的地形待臺軍渡河時來一個突然襲擊,將臺軍攔腰斬斷,如果米-28N衝鋒編隊來得及時,完全可以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