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符拉基米爾.巴卡京渾身油膩地從機艙裡爬出來,“鷂”有8臺NK-87渦扇發動機,光對這一項進行檢修和保養就花費了巴卡京1天的時間,“鷹雛”稍微簡單一點,但要檢修完機身前部的2臺NK-8-4K渦扇發動機和垂尾頂部的那臺功率高達14966馬力的NK-12MK渦槳發動機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完美的技術,400多名中俄技術保障人員必須保證這些複雜的機器在7天內不出任何機械故障。現在所有的檢修全部完成,但作為保障部門的首席技師,巴卡京還是親自從頭到腳又檢查了一次。他已經在中國軍人面前誇下海口,這些“鷂”和“鷹雛”絕對萬無一失,這不僅關係到獎金問題,關鍵是維護俄羅斯的榮譽,尤其是阿列克塞耶夫設計局的榮譽,這甚至關係到設計局的生死存亡。要不是中國注入可觀的資金,這些寶貴的“鷂”就會成為廢鐵,俄羅斯地效飛行的研究也就成為歷史,偉大的俄羅斯科學家,地效狂人羅斯提斯拉夫.E.阿列克塞耶夫創下的輝煌基業就會毀於一旦……。當中國人民解放軍對這種極具潛力的快速登陸載具發生濃厚興趣時,窮困潦倒的阿列克塞耶夫設計局迎來了盼望以久的春天。先是高階將領,接著是滾滾而來的飛行員、技術人員和充足的資金。很快2艘煥然一新的CM-82 就出現在世人面前,儘管有不少俄羅斯人痛斥設計局向中國人“出賣俄羅斯的智慧”,但設計局很清楚,沒有中國人的資金就再也沒有俄羅斯的地效研究,這樣的局面絕對是雙贏的。接著以巴卡京為首的32名俄羅斯技術人員於2年前和這些地效飛行器一同來到中國,可以說,巴卡京目睹瞭解放軍“飛燕”部隊從誕生到壯大的全過程,親眼看著世界上第一支搭乘地效飛行器的作戰部隊從設想變為現實---巴卡京不是軍事專家,但也明白地效飛行器投入實戰將徹底改變未來登陸作戰的模式。遺憾啊,這個設想本來是純俄羅斯的,沒想開花結果確是在昔日的對手中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