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關於李淵在歷史上的地位,好多史學家都為他叫屈。認為他基本上還是一個偉大的領導人,是他奠定了唐朝的基石,首先他毫無疑義是唐朝的一面旗幟(至少是打著他的旗幟的,因為那時他的官階最高,權力確是一個好東西),比如說太原起事,成功攻入隋都,利用“曲線救國”的外交綏靖政策成功攻城略地,並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建立起了國家制度和政治格局,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為大唐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過,嗯,這不過可以毀了一個人。關鍵在於他在關鍵時刻站錯了隊,犯了方向性路線錯誤,這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和領袖不應犯的低階錯誤,於是他不可避免掉隊了,最後成了一個顧而不問的巡視員。

玄武門之變成了他最大的“汙點”,他一生中永遠的痛。因為他的行為已經證明了他是一個過氣人物。

歷史上,任何一個政黨和統治集團的路線鬥爭都是非常慘烈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那是客氣不得的,誰掌握了正確路線,誰就是革命道路的掌舵人,牢牢掌握革命的航線,也就是香港行話叫“話事人”。

正如李淵在開國之初以清醒的頭腦和深刻的政治分析力,透過對瓦崗軍李密和東突可汗的成功的外交綏靖政策,毅然決然舉起了反隋大旗,太原起事後透過一系列的軍事勝利,順利地挺進長安,然後擁楊廣之孫楊侑為新帝,即恭帝,學學曹大哥“挾天子以令諸侯”,拜為唐王,立恭帝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不久恭帝便“禪讓”(真有點懷疑堯舜禹的“禪讓”是什麼回事,這是中國比較值得研究的政治現象,正如那些說不清理還亂的政治讖語一樣值得研究)了,自封為帝,這時候的李淵無疑是唐朝的一面最靚麗的旗幟,最最偉大的領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