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9-22 09:59:59

第三,依照規程辦事的運作機制。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有規矩,二是要按規矩辦。在中華帝國,應該說是事事有規矩,但常常不按規矩辦。舉一個例子,北周(西魏)是南北朝時期均田制推行最為堅決的一個政權。為了執行均田,北周法律上還規定了“正長隱五戶及丁以上、及地頃以上,皆死”,力求嚴格執行均田,打擊隱匿人口的行為。但事實怎麼樣呢?當時,每對夫婦應受一百四十畝,未婚的男子受田一百畝;受田年齡從十八歲開始受田,到六十五歲年老退田。然而,根據考古發現的敦煌石室資料中《鄭延天富等戶戶籍計帳殘卷》(斯坦因漢文書第613 號)記載,殘卷所涉及的三十三戶中,只有六戶授田達到規定數字;而其餘各戶授田數量則遠遠達不到規定標準。這一檔案,經中國學者考訂為西魏大統十三年(547)的戶籍或計帳。這就說明地方政府行政時,並沒有完全按照規則行事,有法不依的情況很多。

第四,形成正規的決策文書。這一點,在秦帝國時就已經是這麼做的了。傳國玉璽是幹嘛的?就是在聖旨上蓋章用的。在考古發現中,從春秋戰國到明清時期,歷代都出土了大量的印、璽,這就足以證明當時普遍使用文書材料,而不是用口授的形式釋出命令。至於我國的公文制度形成的時間,按照卜憲群先生《秦漢官僚制度》一書的說法,雖然“我國的公文制度的萌芽可追溯到國家形態產生的初期”,“戰國列國隨著官僚制的確立也都建立了相應的公文制度”,但是“更為系統化的制度形成於秦漢時期。秦漢公文無論在型別、運轉程式及制度規定上都為中國古代公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廢分封而代之以郡縣制,為了管理這個龐大的帝國,就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層級節制、金字塔形的龐大的官僚系統。在這個官僚系統中,政府資訊就是以文字材料形式傳遞的。當時秦始皇為了建立統一的政府資訊傳遞系統,是很花了一些氣力的。他實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舉措。第一,書同文,統一資訊的編碼方式。第二,開驛道,設驛站,建立發達的交通網路,為資訊傳遞提供物質保障。公文的傳送依照:“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即近距離傳送用走得快的人傳遞,而遠距離的公文則由郵驛傳送。第三,完善書吏制度。書吏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收貯檔案、辦理各種文書。第四,完善公文制度,文書逐級下達和上呈。可見早在秦帝國時期,公文就已經被作為實施行政管理和政治統治的基本形式,官府的日常工作被形容為是“行一文書,出一告示”。這既說明我國官僚制度在當時的先進性,也反應出其規模非常之大,已超出了口授命令能夠控制的範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