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9-11 12:59:59

《馬關條約》的簽訂,震驚了全國。從上到下都在要求發奮圖強。正如光緒帝在批准《馬關條約》後所寫的:“君臣上下,惟當艱苦一心、痛除積弊,於練兵籌餉兩大端,盡力研求,詳籌興革,勿存懈志,勿鶩空名,勿忽遠圖,勿沿故習,勿期事事核實,以收自強之效。”一場新的變法圖強運動展開了。

在政權結構沒有發生變化之前,這種變法註定會失敗。尤其是當變法所依賴的是光緒這個在政治上相對比較幼稚的皇帝和康有為、梁啟超等在地方上沒有根基又不懂政治策略的官場新貴時,變法更是輸得一乾二淨。事實證明,無論是光緒皇帝還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都沒有充足的政治經驗,對於改革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估計不足、辦法不多。因此改革從一開始就瀰漫著一股急躁的氣氛。他們的一味蠻幹,結果只能是激化矛盾。首先,光緒皇帝主導改革必然引發慈禧太后對失去政治權力的擔心。無論是光緒皇帝還是他的謀臣都不知道如何處理好帝后兩者之間的關係。到後來,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甚至想以政變的方式除掉慈禧,這顯然太小看對手了。其次,光緒皇帝支援變法,提拔了一大批維新派的官僚。這就侵害了原來官僚的利益。對於阻礙變法的官僚,光緒、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辦法簡單而粗暴,康有為甚至認為:“殺二品以上阻撓新法大臣一二人,則新法行矣。”這純屬毫無政治頭腦。當年商鞅變法、趙武靈王變法也沒有殺朝中的貴戚重臣,特別是趙武靈王對於拒絕穿胡服的元老還親自去做思想工作說服他們支援改革。康、梁等人這樣做的結果是樹敵太多。比如榮祿,在變法前他曾經策劃懇請太后歸政,但在變法之後轉而支援慈禧。最終引發了以慈禧為首的後黨和地方實權派為主的官僚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聯合起來反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