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9-04 10:59:17

正如貨幣史專家彭信威先生指出的:“乾隆時物價上漲的基本原因是美洲的低價白銀流入中國。”用現在的話講,當時物價的持續上漲是一種輸入型通貨膨脹,是由於中國在對外貿易中長期處於鉅額順差地位而造成的。比如,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間,中國茶葉出口到英國的總值是9626萬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間,英國毛織品等貨物輸入中國的總值只有1687 萬元,僅及中國出口至英國貨價的1/6。再比如,在1827年前的三十年中,美國為平衡其對華貿易逆差,平均每年要向中國輸入白銀二百五十萬元。大量白銀流入中國,自然導致銀價的下降。在銀本位的情況下,也就自然導致物價的上漲。

中國為什麼會長期處於鉅額順差地位呢?是我們的貨物質量太好嗎?不是,是因為老百姓消費能力太低。在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條件下,根本就不需要買什麼東西。鴉片戰爭十年之後一位叫米契爾的英國官員這樣評價:“在收穫完畢以後,農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紡紗和織布。這個國家十分之九的人都穿這種手織的衣料,其質地各不相同,從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細的本色布都有。生產者所用的成本簡直只有原料的價值。”因此,“我們的製造商只要稍稍思索一下這種做法的令人讚歎的節儉性,以及它與農民其他活路的可以說是巧妙的穿插配合,就會一目瞭然。以粗布而論,我們是沒有任何希望與之競爭的。”可見,清朝社會的問題在於經濟結構失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