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7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09-06-16 23:13:45

由於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宋帝國事實上從北宋中期開始內部就矛盾重重。到了南宋時期,這種情況不但沒有絲毫的改觀,而且由於國土面積的縮小,使得國力大打折扣。可以說是苟延殘喘。之所以沒有被金國所滅,原因不是南宋強,而是金國本來就太小、太落後,吞不下遼、宋這兩頭大象。

金吞不下,蒙古(從最初起兵時看,也不過是一條小蛇而已)能不能吞下呢?從歷史最終的結局來看,吞下了。從疆域上來講,元帝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那麼,有人就會問了,既然金吞不下,蒙古怎麼能吞得下呢?這裡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忽必烈。

一提到蒙古,所有的人都會想到成吉思汗,但是元帝國的建立者是忽必烈。沒有忽必烈,就沒有元帝國,蒙古能不能滅南宋也還未可知。我這麼說不是貶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歷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忽必烈之前的蒙古與忽必烈之後的蒙古即元帝國在政治體制上、社會制度上都有巨大的差異。

我們先來看看蒙古崛起的過程。

蒙古最初只是孛兒只斤•鐵木真所統治的一個部落的部落名,跟什麼克烈、乃蠻等等當時蒙古高原上其他諸多部落是一樣的。但是,透過一系列地戰爭,公元1206 年春,鐵木真統一了大漠各部落,於是就在斡難河源頭舉行大聚會,建九斿白旗,即帝位,稱為成吉思汗。“汗”是遊牧民族對國君的稱呼,類似“國王”、“皇帝”,這個大家都清楚。但“成吉思”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歷史學家們也搞不清楚,有的說是“大海”,有的說是“堅強有力”,有的說是“天賜”,有的說是“可怕”。其實具體什麼意思並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就在這個時候成吉思汗以本部落名稱為國號,建立了“蒙古”國。從此,統一在大蒙古國治下的漠北各部百姓,儘管各有自己原來的部落氏族名稱,都以“蒙古”為總名,逐漸融合為統一的蒙古民族共同體。所以,可以說成吉思汗是蒙古國之父也是蒙古族之父。他對於蒙古來講,其歷史地位相當於秦始皇對中國的歷史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毛主席把成吉思汗與秦皇漢武並稱,一點也不過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