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易中天先生曾經把中國從秦到清這段帝國時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秦漢時期,統治者是貴族地主;第二個階段是魏晉時期,統治者是士族地主;第三個階段是隋唐以後,統治者是庶族地主。這個劃分,對不對咱先不評價。但至少有一個事實是公認的,即士族這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風光無限的階層在隋唐之後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他們為什麼會退出歷史的舞臺呢?科舉制度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請注意,沒有一個階層會心甘情願地下臺。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科舉制度的產生,不可能一下子就將士族階層消滅。士族階層要維護自己的種種權利,就必然與憑藉科舉制興起的庶族地主發生衝突。

這種衝突從唐初就存在。比如在唐太宗時期,關中士族韋挺,對寒素出身的監察御史馬周就很不客氣。同一時期的寒門宰相劉洎更慘,被士族出身的褚遂良讒害而死。而寒門出身的李義府上臺以後,又給劉洎平反,而且還幫著武則天對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朝中士族代表大加諂害。不過,由於庶族寒門的勢力比較小,還沒能形成與門閥士族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所以在初唐時期,這種鬥爭還是零星的、小規模的鬥爭。但是,隨著科舉出身的人越來越多,官越當越大,特別是在武則天時期大量起用寒門人士之後,兩派勢力逐漸旗鼓相當了。於是,一邊是科舉出身的新官僚,一邊是依恃門第的舊士族,兩派各樹朋黨,互相攻擊,鬥爭的情況越來越劇烈。這場鬥爭,從唐玄宗時開始一直持續到唐宣宗時結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