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具體來講,黃巾大起義兩方面作用。第一,破壞了東漢帝國的統治秩序。在黃巾大起義之前,東漢帝國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力還比較強。控制力表現在什麼方面?主要就是人事權和、財政權和軍事權,而這裡面最核心的一個就是人事權。當時地方官員的任職仍然由中央說了算。這個是有證據的。當時賣官比較盛行,而且明碼實價,被任命當官,一手給委任狀,一手找你要錢。據說,有個叫司馬直的,被任命當太守(官也不算小了),但他交不起錢,沒辦法只好辭官不幹,但朝庭居然不同意,硬找他要賬,沒辦法,這可憐的傢伙只好自殺。這固然說明當時政府的腐敗,但也說明政治資源掌控在中央政府手裡,否則拿什麼賣?另一方面,在軍事力量方面,東漢一直是強幹弱枝的。我們前面已講了,地方軍隊很少,而中央軍隊相對比較強大。這樣一來,軍事上的控制力也在中央,地方不能與中央抗衡。而黃巾大起義之後情況就發生變化了,因為黃巾軍和各地的起義軍各州並起,而且戰爭時形勢變化很快,在當時的通訊條件下,中央只能放權到地方,就地剿滅。在軍事上也是如此,農民起義烽煙四起、兵力分散,中央軍只能對付主力,而其他起義軍則必須由地方自己解決,所以地方軍事力量太小不行,中央政府只能讓擴充地方兵力。例如,《漢書·皇甫嵩傳》記載當時“詔敕州郡修理攻守,簡練器械,自函谷、大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諸關,並置都尉。”結果,地方的權力大大增強,到東漢末年,各地長官都擁兵自重,想當官一般也就是跟中央打個報告說“我或者是某某要當某某州或郡的長官”,這就當上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